超十万吨钢结构“木棉花”亮相广州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3-06-27

6月19日,广州白云站正式封顶,标志着站房钢结构整体完工,全面进入室内外装饰装修阶段。

广州白云站是广州铁路枢纽“五主四辅”中的主要客站之一,它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南部,总建筑面积约45.3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14.45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1台24线,将引入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广湛高铁等线路,同步配套6条地铁线路等多种交通接驳设施及公共空间,承接广州站、广州东站全部普速列车,成为亚洲最大TOD综合交通枢纽。

“TOD综合交通枢纽,即以高铁、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的交汇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将出行、居住、工作、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体的城市空间。”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项目总工程师刘俊说。

全国最大花瓣异形钢结构

广州白云站采取“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设计理念,站房钢结构犹如一朵木棉花,是全国在建最大花瓣异形钢结构站房。

“站房钢结构的总用钢量约为11.8万吨,大小零构件10万余根。由屋盖、花瓣和钢柱钢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屋盖钢结构重8100吨,总面积为95224平方米,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刘俊说。

花瓣钢结构最大悬挑28米、总重量8250吨的花瓣状格构式变径斜柱,构成了广州白云站的木棉花造型。

全新的设计,为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实现对每根构件的全过程追溯可控,中铁建工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针对钢结构施工特点,引入“BIM+物联网+移动+云网端”的理念和技术,将钢结构的管理划分成设计、深化、生产、运输、安装、交验6个阶段。

“6阶段的全过程资料,均与钢构件三维模型逐一绑定,保证了10万余根钢构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追溯和三维可视化的精细管理。”刘俊说。

首次大规模运用机器人施工

广州白云站的花瓣异形钢结构体量大、节点多、悬挑远。“建设面临多个难点,如特殊环境作业范围广、各专业交叉作业多、邻近既有线施工防护要求高、高空作业风险大等。”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项目经理钟万才说。

为确保高质量建设花瓣钢结构,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项目团队在建设中首次大量采用机器人,使这一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大规模运用机器人进行施工的铁路工程项目。

项目团队首次试用了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该机器人应用视觉传感技术、焊缝跟踪智能系统和焊炬摆动系统,用设备磁吸在构件上行走的方式进行焊接作业,可实现90度立向上、立向下和横向爬行焊接,保证了钢结构焊接质量。”钟万才说。

据钟万才介绍,项目建设共采用了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地面抹平机器人、地库抹光机器人等在内的18种智能机器人,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精准和高效。

以往完成混凝土布料施工工艺,至少需要3名工人,而使用“高个子”混凝土智能随动布料机,仅需1名工人;混凝土抹平施工作业,用上了地面抹平机器人,不仅精度高,且相对传统作业,工效提升40%以上……

“这些建筑机器人在广州白云站施工中大展身手,成为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实现应用的试点案例。”中铁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吉明军说。

探索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广州白云站是站城融合的代表站房,是国内首个在铁路正上方探索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站房,就是我们所说的‘造地’技术。此次‘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 刘俊说。

站房上的盖板,由直径1.65米的实心混凝钢柱支撑,共276根,重达28万吨。

在广州白云站的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角落,四栋上盖塔楼正拔地而起。“四栋塔楼高度在120米至150米之间,计划引入办公、商业、酒店等功能。” 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西地块项目经理王韧说。

除以上四栋塔楼,广州白云站南北侧铁路正上方也将进行上盖建筑物。

据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站房建设指挥部工程三部部长聂楠介绍,白云站上盖开发拟规划建设14栋楼,以公寓和底商为主。

据悉,广州白云站将于2023年底具备开通条件,秉承“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建设理念,将为旅客带来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对于构建和完善“轨道上的大湾区”、促进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MORE